普惠金融,并非金融机构的公益项目,而是立足于商业可持续性,即保本微利的发展。
为所有需要金融服务的群体可持续地提供服务,能拥有平等的机会享受到与自己的收入水平相匹配的合理金融服务,全面扩大服务范围、延伸深度,强调所有的服务对象。
一、理论基础
(一)概念界定
(1)普惠金融
对相关概念作出如下界定:传统普惠金融是主要依托传统金融机构,改善金融基础设施,提高金融服务的效率。
由此扩大金融服务的范围,强调的是所有的服务对象能拥有平等的机会享受到与自己的收入水平相匹配的合理金融服务,主要关注银行实体网点和信贷服务的可获得性。
(2)城乡收入差距
对中国来说,在目前的经济发展阶段有城乡收入差距是正常的,这种情况持续时间以及如何发展就取决于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律。
在此基础上,经济发展的差异、二元经济结构、城市偏向的体制和政策偏向等均会影响城乡收入差距。
过大的城乡收入差距制约了国民经济的健康及可持续发展,富者越富贫者越贫的现象会加剧社会分层,不利于社会稳定和建设和谐社会,容易激化社会矛盾。
(二)理论溯源:金融发展理论
金融发展理论研究了金融在经济发展中起了什么作用,如何影响经济增长,如何更好地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而普惠金融作为金融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致力于实现金融共享发展。
尚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在研究普惠金融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时需要建立在对金融发展的理论分析基础上。
金融发展可以引导储蓄并改进储蓄向投资的分配,迅速实现资本数量膨胀,提高经济效率。
帮助经济实体部门有效地分散风险以及更好地控制交易成本,确保支付系统的有效运转,经济发展水平也影响金融发展及金融市场结构。
但金融市场天生的不完全竞争和信息不对称,以及金融抑制政策会影响经济的健康增长。
各地区金融发展水平的差异会使得区域及城乡的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这种不均衡会通过影响技术研发、融资便利、劳动力要素转移及制度约束影响收入差距。
而且对于两个增长潜力相同的国家来说,这种收入差异所延续的时间长短,在他们的金融机构得到相应正常发展的前提下。
具体取决于他们的金融市场从“低”均衡到“高”均衡转移的时间,所谓的“高”均衡。
就是形成了能有效的分散投资风险的成熟的金融市场,选择更专业化、更有生产性的技术,带来整体经济的进一步增长和较高的收入水平继续支持金融市场的发展。
早期金融对发达地区的支持促使了收入差距的进一步扩大,之后以土地城镇化推动的人口城镇化。
更加重了金融资源向发达地区的聚集,然而欠发达地区由于初始资金的缺乏长期得不到发展,陷入低级均衡状态。
现在需要通过向欠发达地区倾斜金融资源,降低金融服务的门槛,引导产业升级和转移,带去较为专业和先进的生产技术。
从而改善区域差异,促进技术创新,实现跨越式经济增长,最终使得地区间收入差距的缩小。
1.金融深化理论
发展中国家的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与理论上研究得出的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关系不一致。
不止没有相互促进甚至呈现恶性循环状态,原因在于金融抑制,人为的压低利率,使得在普遍存在通货膨胀的情况下实际利率为负,资金价格的扭曲。
首先,金融市场的资本价值得不到体现,严格的利率限制、过高的准备金率、流动性比率等政策使得市场活力不足。
对一些具有高风险高收益的投资项目缺乏投资动力,真正满足的借款需求反而是投资收益不高的项目。
其次,金融市场落后,结构单一、信用工具少的金融市场使得整个金融体系的效率低下,资本市场的发展受到控制。
这无益于经济增长,经济发展水平低反过来也会限制资本积累,阻碍了金融业的发展。
最后,政府的强制性低息信贷等刺激了借款需求,严重影响了储蓄率。
并且长期的压制导致国内市场分割,有组织的和无组织的金融机构并存,且两者的地域分布特征明显。
针对金融抑制的分析,麦金农R.I和肖E.S分别从经济分割和金融市场的角度先后提出了“金融深化”的主张。
都强调资本价格对经济增长的重要性,认为一个完善的金融市场可以更好的和经济发展之间形成良好互动,主张金融自由化政策。
政府应放弃过分干预和控制金融市场及金融体制。
在稳定宏观经济稳定的基础上,加强监管,取消管制措施。
尤其是利率上限控制,使得实际利率水平达到市场出清状态,货币的实际收益率提高会鼓励人们的储蓄行为,社会的经济储蓄总额将会提高;
金融深化带来市场的统一和实物财富的转移,地区间的投资差异会缩小,投资的风险会降低,投资人也能更为理性的做出选择。
在这种环境下低收益的投资项目会因此而被淘汰,投资效率提高;
政府可以通过创造租金机会来诱使私人金融机构采取一些具有社会效益得行动,激励资本流动。
而且利率的上升会使得劳动力与资本发生替代效应,劳动密集型产业获得投资增长,增加就业机会,产出水平的增加将有助于实际国民收入的增长。
2.金融排斥理论
普惠金融的提出,就是要克服金融制度发展中的局限性,减少金融排斥现象。
在经济发展和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国家在有选择的发展策略时必定要有所偏重有所牺牲。
劳动力等资源会先流向政策偏向的地区,金融制度的局限也会使得金融资源集聚与这些发达地区。
并非所有主体都可以自由进出金融市场,资产数量少,达不到进入门槛便无法获得公平合理的竞争机会。
即使勉强进入也会受制于各种市场规则,这使得落后地区要素短缺,从而发展较慢。
之后发达地区会有扩散效应,使得发达地区的劳动力和资源向落后地区流动,优惠带动落后地区的发展。
然而现实表明这样良好的循环并不会自然出现,金融机构为了自身的发展和应对危机。
在拓展市场时会偏好于向信用好、经济发达的地区,远离弱势群体和贫困地区,将欠发达地区的机构和业务收缩,表现为地理排斥。
从而有些主体会被排斥在金融服务之外,对欠发达地区和弱势群体的金融排斥也就产生了。
后来的学者在考虑了非正规金融机构、文化、制度等因素的综合影响后。
认为金融排斥有因地理位置而缺乏金融服务机会的排斥、有因价格高昂而无法负担的排斥、有因金融限制条件而无法达到的市场性排斥、还有因自身缺乏相关知识而产生的自我排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