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85亿砸下去,成都人明年就能在体院路2号看见“蜀汉皇宫”破土,可我心里只蹦出一句:别又把刘关张拍成塑料人。
消息说2026动工,5年建成,400亩,武侯祠、锦里打包串成一条动线,听着像给老城心脏装起搏器。可前脚刚踩过锦里那家“张飞牛肉”三十八块一小袋,后脚就担心新城里会不会冒出一百二的“诸葛亮奶茶”,喝完杯子印着出师表,盖儿是羽扇造型。
三国IP全国两百多家,能打的没几个。成都敢再烧85亿,底气是“蜀汉首都”四个字。但历史红利也扛不住年年薅,游客早被义乌产的红脸关公磨钝了情感。想让人二次打卡,靠64种剧情、VR眼镜、夜里灯光秀?我脑袋里先闪出的是排队两小时、手机没电、娃要上厕所。
官方文件写着30%资产打包REITs,7年回本的算盘噼啪响。可文旅项目的死法只有一种:开业即巅峰,第二年抖音就搜不到新鲜视频。成都人周末爱往周边跑,川西雪山泡温泉比人造古城香多了。留人过夜,你得有真夜生活,不是灯笼一亮就喊“主公赐酒”。
我住南门,家门口地铁年年开新线,如果蜀汉城门口那站2028才通车,人流先砍一半。别等房子盖好了才想起交通,到时候又学某古城弄电频车,十块一位,风一吹全是尘土。
最慌的是施工那几年。400亩地,老校区、老社区一起拆,灰尘扑到红牌楼,停车直接噩梦。现在路过就能看见围挡上“打造世界文化名城”几个大字,红得晃眼。我只希望别五年后围挡一拆,里面还是大字:二期敬请期待。
说穿了,成都人不是不爱三国,是怕又被敷衍。真想让人掏钱,先把故事讲细:诸葛亮到底喝什么水、关羽的刀多重、刘备住的房子有没有成都常见的回潮天。把这些做成活的,别只让人拍照打卡。游客一伸手摸到的是木头年轮,不是玻璃钢喷油漆,才愿意发朋友圈,配文“真香”。
钱已就位,地也圈了,戏台搭好,演员还没化妆。五年后它是下一个“来了后悔”还是“不来更后悔”,决定权不在85亿,而在每天上班路过围挡的我们:只要开幕那天,门口排队的不是托,而是愿意请年假、掏钱包、带娃二刷的成都人,这项目才算活。要是开业三个月就团购跳水,刘关张再红脸也救不了场。
成都能不能给历史一个真身,就看这回。只一句:别再把三国演成连续剧,演成我们愿意住进去的日常,才算赢。
营业执照公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