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陈丹 通讯员 彭红梅 王鹏
近日,济商高速嘉祥至金乡段全线顺利通过交工验收,项目正式进入通车运营倒计时。项目的顺利推进,离不开建设者们的日夜奋斗。中国能建葛洲坝路桥公司的总工程师王祺东,就是其中一位。
刚过去的国庆假期,他仍坚守岗位,一心扑在项目上,用自己的光和热,守护项目的“收关战”。
【资料图】
精研工法,智解难题
2021年,山东省“十四五”规划的重点项目济商高速建设全面启动,同年,王祺东调任到此,开启了属于他的奋斗历程。
刚到项目部,挑战纷至沓来。最核心的“硬骨头”,当属全线关键控制性工程——新万福河特大桥。桥两岸较为复杂的河滩地质、桥体大断面的主梁结构、紧张的工期节点让这座桥能否如期贯通成为悬在项目部所有人心头最沉重的问号;此外,路基施工的难题同样棘手,项目土方需求量大,不同来源的土方土质混杂,含水量差异大,给路基填料的质量把控出了一道实打实的“难题”。
面对桥梁与路基双重技术困局,王祺东深谙“理论指导实践、科研破解难题”的核心逻辑,随即以问题为导向锚定科研方向:针对新万福河特大桥的施工瓶颈,牵头成立《大跨径矮塔斜拉桥施工技术研究》课题小组;围绕路基填料的质量痛点,同步启动《土质路基富水填料含水率控制施工技术研究》专项攻关。
在实际施工中,王祺东的身影始终活跃在一线。他带领工程技术部亲赴现场勘察,逐页审图纸、推敲技术方案,针对桥体大断面的主梁结构,反复核对技术参数,并且通过底部拼装支架整体吊装法、挂篮智能液压驱动系统克服全断面悬臂梁施工、大型挂篮同步行走等痛难点,实现了挂篮施工的高效、安全、成本节约,在原定工期的基础上提前3个月完成大桥合龙。此外,他还组织专班加强路基土方施工监管,针对不同的土源采用土方翻晒、填料改良的方法保证路基填料合格,保证路基施工质量。
“合龙前的每一天,我的心都悬在嗓子眼儿。这是我第一次挑大梁当总工,也是头一回啃这么大断面桥梁的‘硬骨头’。”回望这段经历,王祺东笑着说道,眼里藏着释然与骄傲。现在远远望去,暮色四合,新万福河特大桥在夕阳的熔金流光中,展露出一天中最惊艳的姿态。桥体修长的斜拉索如银弦般列阵于天穹,沐浴着琥珀色的光晕,流线型的银白身姿在齐鲁大地中勾出一道飘逸的锋刃。
标准引领,实干为要
曙光初露,新万福河的水面还笼罩着一层柔白的薄雾,像一条慵懒的纱带,在微凉的晨风中缓缓流淌。王祺东的身影立在桥上,橙色的工装被风掀起一角,他俯身半蹲,检查作业人员即将用到的安全索,粗糙的索面带着露水的微凉。“作为项目总工程师,现场的绿色施工、安全生产、工艺标准,样样都要抓,样样都不能松。”王祺东声音不高却字字清晰,道出了他工作的常态。
在绿色施工的赛道上,他带领团队率先突破,研发全固废交通工程附属构件3D打印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将建筑固废“变废为宝”,促进环境保护和节约成本;在安全防线的构筑上,协同安全质量环保部规范安全措施标准,为新万福河特大桥桥上作业人员定制安全梯笼及爬梯,并设置安全带母索,在跨路施工部位搭设安全通道,并设置“人车分流”隔离防护栏;在标准工艺的落地上,坚持以“样板引路”,组织业务骨干系统编制《路基、桥梁、路面施工工艺标准化实施细则》,从源头确立工艺规范,严格执行“三检制”,成功打造了从路基、悬浇梁、房建样板间等一系列标准化示范点,真正实现了“以点带面、全面推广”的良性循环。
此外,王祺东深知“独行快,众行远”,积极为项目部技术人员与济邹高速、鄄郓高速、济广高速等单位架起交流的桥梁,定期向山东高速的专家请教建设难题,真正做到“走出去、学回来、补短板、扬优点”。
授技传魂,培育良才
压路机轰鸣往复,灼热的气浪裹挟着沥青特有的气息扑面而来。王祺东站在机器后方,紧盯沥青摊铺的速度与厚度,不时与施工员刘坤泽低声交流,点头示意继续推进。“王总总说,我们手中每一个微小的技术决策,都关乎这条交通动脉未来几十年的平稳与耐久,必须慎之又慎。”刘坤泽笑着说。他清楚记得自己刚来项目时的场景,是王祺东带着他一处处跑现场、一遍遍复盘施工流程,将多年积累的经验倾囊相授。“令我记忆最为深刻的是2023年12月,新万福河特大桥0#块浇筑的关键时刻。”
寒夜里,探照灯将现场照得如同白昼,人影在光柱下忙碌穿梭,运输车排成长龙,泵车轰鸣声中,混凝土顺着管道缓缓注入钢筋骨架,像血液流进巨人的脉络。“那次浇筑持续了整整23个小时,在半夜的时候我冻得直打抖索,是王总一边把他的保温杯里的热水分给我,一边给我讲浇筑完成后的注意事项。”刘坤泽回忆着,目光灼灼,仿佛又回到了那个沸腾的夜晚。
王祺东始终践行“传技、授道、力行”的带徒理念。他不仅传授技术细节,更强调职业信念。他对细节要求“零容错”,对操作流程“不妥协”,对问题根源追问“不放手”。正是这种近乎严苛的教导,让刘坤泽从最初手足无措的新手,逐渐成长为能独立研判、果断处置现场难题的技术“能手”。“他带我的时候,从不直接给答案,而是教我怎样思考。”刘坤泽的语气中充满敬意,“他说路是躺下的丰碑,我们的责任,就是让它经得起时间的碾压。”
回望来路,他不禁感慨万千。“参与济商高速的建设,对我来说,都是一次淬炼。这一路走来,遇到了数不清的挑战与困难,但也正因如此,收获的成就感才愈发沉甸甸,我会继续心怀敬畏,保持激情,持续将人生投入到建设事业中去。”
以平凡创造非凡,以匠心铸就臻品。这一份坚守、这一份突破、这一份责任,如颗颗基石,终将铺就宽阔通途。它不仅铸实了脚下的工程之路,更铸实了通往明天的希望之桥。